微信公众号
【叙事漫谈】沉重的“包袱”

叙上地事

共护患情

2019年我院引入叙事概念

就是从叙事护理开始的

在医院中护士与患者是接触时间最长的

住院期间的治疗操作、病情观察、生活起居

都离不开护患沟通

在相处中

护士们逐渐把叙事护理的理论方法

运用到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里

在心与心的交流中

留下了无数感人故事

继“叙上地事,共生命情”主题漫谈活动后

上地医院护理部组织

“叙上地事,共护患情”主题演讲比赛

以护理团队为主视角

一起听一听来自一线护理人与患者的故事



外科张啸晗

☑  爱发脾气的老夏



沉重的“包袱”

在医院这个充满着人生百态的地方,每天我们会遇见各种各样的人,有时会遇见通情达理的患者、有时会遇见孤苦伶仃的患者、但有时也会遇见刁钻刻薄的患者。

今天是一个寻常的日子,外科病房里收了这样一位患者,老夏,中年男性,主因背部脓肿入院,刚入院时因为后背的“包袱”太重,走路都很踉跄,只见他的眼里满是恐惧、哀伤及不信任。入院时只要护士轻轻碰一下他伤口,他就紧锁着眉头,似乎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紧张着,处于高度戒备状态,嘴里直呼“不碰,疼疼疼”。

原本计划是要给他急诊手术的,结果在得知化验检查结果后,血糖高达25+mmol/L,无奈之下手术取消,紧接着泵上胰岛素,夜间一小时测一次血糖,晚上他一直俯卧在床上,一动不动,不和护士们说话,测血糖时也不太配合。

就这样持续了两三天的时间,血糖达到了合适的指标,可以做手术了。

手术很成功,但老夏一直闷闷不乐,对我们的态度也不是很好,在有一天为他做治疗时,我尝试跟他交谈:“老夏,您这几天感觉好点了吗?”

他仍然双目无光,呆呆的趴在那里,看着地板,并不作答。

我继续说:“老夏,您的伤口创面通过这几天抗炎治疗,换药红光照射,相比刚入院时候创面小多了,恢复的很不错呢,您有什么心事,不妨跟我说说,看我能否帮到您呢?”

说到创面,他似乎有了反应,挪动了一下身体“伤口在后背,我也看不到,只是明显感觉到没前几天那么疼了,甚至有点痒痒,真的好点了吗?”

“真的,您不信让您妻子看看,是不是如我说的那样。”妻子告诉他:“嗯,真的是好多了”。

他看了我一眼,表情凝重的说到“喔,那就太好了,我还以为我从此以后就是个废人了!”

我一边轻轻的帮他把伤口上的辅料固定好,一边说:“老夏呀,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您现在的状态,您觉得是什么呢?”

他毫不犹豫的说“无望”。

“为什么是无望呢,是对什么事没有信心吗?”

“我这后背成了这样了,反反复复做了三次手术,还带着个“小尾巴”,上厕所下地活动都很不方便,睡觉只能趴着睡,难受的很,结果一来这还查出来糖尿病,大夫跟我说我得住院两个月,这两个月我都不能上班,我女儿还在国外,那国外花销很大的,这段时间我不但帮不了家里,还成了家里的累赘,而且我在公司还有一堆工作等着我呢,这不是都耽误了嘛。”“怎么会呢,您住院这几天,您妻子也每天来看您,每天给您送饭,您这才住了一周,治疗效果显著,我们科治愈过好多像您这样的患者呢,您不用完全担心,一定会治好的,您要对自己有信心,对我们有信心呀!而且您女儿这么优秀,您想让他担心吗?”

“当然不能让他担心了,我都没有告诉她我生病的事情,其实你和我说的,我都明白,我原本也是个很开朗的人,但是这次生病,我没有想到这么严重,一直以为是小病,自己给耽误了,所以告诉我需要住这么长时间的医院,我一时间接受不了。”

“这段时间我虽然不爱说话,但我也能看出来,你们对我很好,事情已经这样了,我今后要积极配合治疗,这样才能早些出院。”

“是啊,生活,就是一面镜子,您对着他笑,镜子里您的笑容一定同样灿烂!”说着说着,他竟然笑了起来。

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老夏无论是换药、做治疗,甚至测血糖,对医护人员的工作都非常配合,而且随着护士们日复一日的心理疏导,他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了,跟医护人员,同病房其他患者沟通也越来越多,血糖也逐渐控制在正常范围内,而且也可以在病房内完成一些工作了。

通过一个多月的治疗,由原本的两个月才能出院,到现在提前出院,我们也见证了老夏态度的转变和身体的康复,在住院的这段时间,我们变成了朋友,出院时他站在护士站和我们道别,我们由衷的为他高兴。他说:“之后我还要有一段时间需要换药,我每次换药可不可以到病房看看你们啊?”我们相视而笑,他将感谢信送到我们的手上,慢慢的走到了大门口。

当我们打开感谢信时,发现感谢信分两部分,一部分是感谢内容,一部分是建议内容,信中写道:

夸夸护士们,个个身怀“绝技”,埋针能手张莹,点滴“嗖嗖的”,她还有一个绝活,注射胰岛素没有一点痛感,不知道怎么做到的;血糖精准测量师高金龙,挤出的血量,血糖仪刚好用完,堪称神奇,这背后是多少次实践的总结,才能做到这一点,这些护理技术,极大地减轻了病人的痛苦。

还有嘘寒问暖的“大姐大”张啸晗,总是问问怎么样啊,好点了没有,经常摸摸你的伤口,问还疼不疼,话在嘴里却暖在心窝,还有“教授”级别的韦林艳,3分钟教会一位初始糖尿病人如何安装胰岛素,放汽、注射等操作,教的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将来不做“教授”都可惜。由于住院期间公司有少量工作需要开展,特别感谢护士长,为我提供工作场所和设施,为我能顺利开展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。

这封信让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对自己有了更多的鞭策,让我们更全面的认识自己,金无足赤,人无完人,也让我们知道在工作中有必要将心理护理、叙事护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,通过心理交流和沟通来改变患者面对疾病焦虑的心态,努力做一名有温度的护理人,让每一位患者战胜疼痛,重启幸福快乐的生活。




供稿:护理部

编辑:党   办

北京市上地医院

真心叙事   真情同行

服务号

订阅号

视频号


扫码关注我们

http://www.shangdiyiyuan.com/



©2025 - 北京市上地医院 版权所有
京ICP备2021028904号-1